雏鹰的荣耀_172,宗教花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2,宗教花招 (第3/7页)

席卷全欧的革命狂潮作为结尾。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拿破仑三世不必费心跟别人论证社会主义好不好,他只需要论证自己想要的社会主义才是最有可能实现的就行了。

    而艾格隆现在面临的局面却大为不同。

    现在是1829年,整个欧洲刚刚走出战火,大革命的火光被刺刀所熄灭、欧洲被神圣同盟的枷锁捆住,而人们也在连绵不断的战争当中筋疲力尽,几乎丧失了对政治事业的激情。

    在这种普遍性的情绪之下,想要照搬拿破仑三世的经验自然是完全不可行的,恰恰相反,如果艾格隆自己鼓吹社会革命的话,反倒会让他陷入被神圣同盟所痛恨的境地,也得不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对于这群劫后余生、对宏大理想已经毫无热情的人民,艾格隆讲那一套思想并没有太多意义,想要打动人们,他必须去讲更加实际、更加贴合每个人自身利益的东西。

    正因为了解这一点,所以他把着重点放到了扩大选民范围,以民意来决定国体上面。

    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波拿巴就是普选制!”

    这个口号足够打动人心,不过,它能够打动的主要还是城市贫民以及工人阶级,他们受过一定教育,并且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和工厂当中,能够切实感受到各种思潮的洗礼,也明白自己政治权利的重要性。

    但是在另外一边,还有一个人口同样庞大、却整个沉默无声的乡村。

    人数众多的农民群体,被束缚在了土地上,整日的劳作让他们无暇、也没有兴趣去关注外面的世界,对一切政治思潮都敬而远之,他们往往认为这些东西都是城里人时髦玩意儿(而且往往有害),选举权对他们来说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