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两百一时三、爆炸+锚点 (第9/10页)
这就好比你想买一件衣服,心目中的价格是100块,但你怕暴露自己的底线价格,从而被动,于是这时你会去问小贩,这衣服多少钱,小贩先开价250。 这个250块就是心理锚点,你可能觉得它贵了,于是开始砍价,说:顶多100。 小贩说:不行,再少也要230。 你说:你看这布料这么糙,我之前买的都没那么贵,顶多130。 小贩说:210,不能再低了,再低生意没法做了。 你说:150,最多了。 小贩:成本价200,真的没法少了。 你说:180,不卖就算了。 小贩:200真不能再少了...... 你作势要走,小贩连忙拉住你:好好好,怕你了,180就180,算我今天亏本。 你喜出望外,觉得自己赚了,小贩一脸忧伤,感觉他亏了。 可是,你已经忘了一个问题,这衣服一开始在你心里只值100....... 这就是所谓的“锚点”理论,它否定了人们过去相互试探,藏着掖着的谈判模式,用大量数据和实验,实践经验告诉人们,其实在谈判中“先下手为强!” 正如上面所有的小贩,先开价的人可以定锚点,而锚点一出,即使你觉得它不合理,接下来的谈判也会围绕着锚点展开。最后大多数情况下是对先开价的一方有利的。 这不仅是因为人们会下意识的围绕这个先抛出的“锚点”来博弈,还因为先开价者可以故意把锚点定高,然后一再退让,每次退让都会让谈判另一方心理上弱势一截。 就好比李星洲和皇帝的对话,他先下手为强,提出工部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