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百五十五、战略+蒙古的进攻 (第5/7页)
乌沙堡是由坚固城墙链接的堡垒群,全长五百里左右,由西向东,延绵到草原,中间有二十余座边堡和屯兵城,都是为防备北方草原各部而建立的。 鼎盛时期,金国屯兵于此超过八万人,连绵分散在各个屯兵城和堡垒之中。 如今形势不同,东面大段已落入蒙古人手中。 而且此城当初防守重心在南京,也就是幽州,后来幽州被景国所夺,金国继承上京为首都,又丢失南面土地,顿时陷入尴尬境地。 一方面蒙古人走北面也能从草原翻山直接杀到上京。 一方面南面也有通路,他们必须两面作战。 在北面,于山谷之间阻击蒙古人。 在南面,依托乌沙堡垒防御群最后的西面一段,抵御蒙古人的进攻。 好在乌沙堡最后的六座堡垒足够坚固险要,他们只用驻守的四千多人,就让蒙古人无可奈何。 可北面战况非常不乐观。 战败之后新组建的三万大军全用于北面防御,在山谷之间设立阻击阵地,依旧难以抵御蒙古大军。 好在蒲察翼提出一个方案。 他敏锐的指出,上京在两条河流的交界处,背靠大山,南方有多条通过山道的河谷,但无论蒙古人走哪一条,想要进军上京,最终都要走东西走向的沙力河岸边的大道。 所以防守西面所有进攻,不能分兵去防守各个山谷通道,只能在上京城外五里处,在河边筑城设关卡防御防御。 而东面,则向乌里吉木仁河往北推,屯兵河谷高地,阻击想要从河谷两边南下的敌人,因为东面情况也是,往北有很多小路,但在上京城北十里左右,就全汇聚到河谷中,只有一条能继续向南。 至于实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