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的崛起_四百九十五、镇国大将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百九十五、镇国大将军 (第3/4页)

因为他从三品冠军大将军,升为从二品的镇国大将军,而参林和魏雨白都得到加封。

    但这只是官身,并不等于实权,就如同后世军衔,可官身和官职往往是匹配的,所以才有官升脾气涨的说法。

    景国比起前世宋朝稍微好一些。

    宋朝武将二品有辅国大将军和镇国大将军,但最高武官只有从一品骠骑大将军,没有与平章事对等的正一品武官,导致武人天生比文人低一头。

    这点其实景国也是。

    不同在于,宋朝连指挥天下兵马的枢密院首官枢密使也是文人担任。

    景国之前也是如此,枢密使一直是由文人担任,直到冢道虞的崛起。

    冢道虞之于景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他一生南征北战,战功赫赫,如果不让他担任枢密使,天下人都看不过去。

    所以身为武人的冢道虞难得担任了枢密使,还加大将军。

    要知道“大将军”这个正一品武散官景朝可从未有过,是汉官制里的正一品武官。

    皇帝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冢道虞功劳实在太大,平过太行山匪祸,击败白夷和剑南叛军,北伐辽国连破两道,最后在潇王拖延下一举歼灭十余万吴王叛军。不只救了皇帝,还救了朝中百官。

    这些功劳就是完成一件放在史书里都能大书特书,名留青史,而他一个人做到了!

    所以皇帝特加其为“大将军”这一品武散官,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品级,意为他功劳如当初汉朝大将军卫青。

    不过冢道虞只是一个特例,如果不出意外,他下之后接任枢密使的很可能是何昭,枢密院再次回到文人掌权。

    就在这时,意外偏偏出了,那就是参知政事羽承安的倒台。

    本来,朝廷的未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