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气死康熙了吗(清穿)_今天气死康熙了吗(清穿) 第19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今天气死康熙了吗(清穿) 第199节 (第3/7页)

 “你说你呀,喊个□□太宗的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非得把名字搭上?”

    “这不是因为太宗□□的不好记吗?我这脑子记点物理化学的公式数据没问题,但要让我记历史和那些诗词歌赋可就太困难了。”胤祚抱怨道,“历史上那么多朝代,每一个朝代都有□□太宗,远不如记名字方便。”

    康熙:“……”

    太子:“……”

    偷懒还有理了是吧?

    记什么东西不是记?

    就胤禔那样喜武不喜文的都能记住,别人还有什么理由记不住?不就是想要偷懒吗?

    了解胤祚如康熙,都懒得跟他计较,省得计较来计较去最终气死的只有自己,招呼都不打一声地继续先前没说完的话题:

    “大清和蒙古则是相互合作的状态,还未入关之前,蒙古各部就已在太宗皇帝的努力下归顺,双方联姻通婚,蒙古各部接受大清册封的亲王郡王……”

    皇太极为了加强对蒙古各部的控制,频繁地通婚联姻,还设立了蒙古八旗制度,直接掌握蒙古的户口情况,征税征兵都很方便。

    再通过推广喇嘛教、斥巨资供养金佛、请喇嘛教高僧传教等手段,让喇嘛文化遍布蒙古。

    喇嘛拥有免除兵役、差役等诸多特权,蒙古各族是彪悍,可他们难道悍不畏死吗?

    慢慢的,蒙古其实就相当于大清的一部分,是大清对北边的一道防线。

    “合作归合作,大清同样警惕防备蒙古的强大,所以为蒙古各部各旗划分区域,规定放牧的范围,划分得细致一些,不允许他们随便越界。”

    这也就是给没什么政治细胞的胤祚讲解,否则康熙不会说得这么粗浅直白,起码他当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