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今天气死康熙了吗(清穿) 第233节 (第6/7页)
率和质量,只是也会出现许多弊端。 目前最大的一个弊端就是:大清连年征战,国库不丰,官员数量众多,每月的俸禄都是一笔巨大开支。 而这些的前提是:大清官员的俸禄并不高。 一品官员每年的俸禄一百八十两,九品官每年只有三十五两。同样的等级,比起地方官,京官每年能够领到一笔对应俸禄数量的额外禄米。 光看俸禄的数量好像很多,但其实官员需要靠这些俸禄养活家人、奴仆,发下去的俸禄仅够日常所需,更不要说大多数的官员还要上下打点,出去应酬,逢年过节的还得送礼,是绝对不够用的。 听到这儿,胤祚已经知道清朝的贪污腐败现象为什么那么严重了。 既然朝廷发下来的俸禄不够用,那就找点在正常渠道的灰色收入,利用职务之便,从其他方面来收取。 ——大官吃小官,小官吃百姓。 太子:“汗阿玛知道很多人的俸禄不够用,这才允许他们向内务府借钱。” 胤祚很想翻白眼:“富裕有富裕的过法,贫穷有贫穷的过法,少一点人情往来,逢年过节的送礼,就不会需要那么多钱。” 像他这样的技术宅,物欲极低,只要能够填饱肚子、睡个好觉就好,每个月发下来的薪水足够用了,哪还会借着职务之便去收钱? “大多人的本性都是自私和自利,真正想为大清和百姓做事而踏入官场的人很少,更多的还是想通过仕途改变自己的人生。”太子换了个更简单易懂的说法,“当大官,赚大钱,这是很多百姓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