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7章 邮编010101 (第1/4页)
大宋之所以会变成大怂大送,除了赵家皇帝经常说一些“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之类的屁话外,韩琦韩相爷那句著名的“东华门外唱名者为好男儿”自然也是功不可没。 原本从秦汉直到隋唐时期都允文允武的读书人成了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书呆子,军队的脊梁更是咔吧一声给干了个骨折。 可是随着忠烈祠的落成,以及赵桓亲往祭奠之后,被打断百余年的军队脊梁终于有了愈合的趋势。 没错,是刚刚有了愈合的趋热。之前无论赵桓带着这些兵打了多少的胜仗,无论给了他们多高的福利待遇,大宋的军队都只能勉勉强强算得上是能打。 因为没有魂。 这样儿的军队如果一直打顺风仗也就算了,可是一旦让遇到苦战,尤其是遇到伤亡超过百分之二十之后的苦战,这样儿的军队多半就会崩溃,继而产生溃散。 以前的大宋禁军是这个鸟样儿,辽国的军队也是这个鸟样,金国的军队其实也是这个鸟样儿。 对于这种军队来说,当兵吃粮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吃谁的粮就给谁卖命,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至于扯什么保家卫国之类的屁话,那就无异于对牛谈琴。 但是有了忠烈祠之后,大宋的军队就会慢慢的有了魂—— 忠烈祠为什么香火不断?如果能够理解香火这个词的含义,那一切就能说得通了——民间百姓生了男孩儿叫有人继承香火,生了女孩儿可就叫绝户了! 忠烈祠香火不断,就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