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1章 康成国降顺 (第4/5页)
国假道行军,事关三方,一来一回地商议,不知又要担误多少时间和战机,没准还来不及议定就被灭了。上一次雾黑大军杀来时,就是以迅雷之势占据了这段边界,害得乌国没来得及,也根本没法向索云国发出求援。 东路三国,奉和国已灭亡,皇帝带着军队全线退入乌国,乌国之南是简国,在雾黑大军再次向乌国发动进攻之后,按照协议,简国便派了八万精兵助守乌国。这一次,乌国的宸浩皇帝沉思之后,毅然决然地改变策略,不向位于东部的都城撤退,而是且战助退向西南方的副都淦城。宸浩帝一边指挥着对雾黑的作战,积极抵御着雾黑的进攻,一边收拾了金银细软,带着重臣们,弃都而逃,跑向副都淦城。 一开始,大家还不明白宸浩帝为什么会做出如此反常又失策的举动,直到乌**队和奉和军队,简国援军渐渐集结在淦城,距离乌索边境不远之时,大家才恍然大悟:乌国这是想舍简国而抱索云大腿! 简国虽然派军援助了乌国保疆守土,但是就实力而言,简国的国土不及乌国大,实力不及乌国强。乌国是可以向东南撤退,全力守住都城,然而如果守不住,乌国唯有向南撤退,撤进简国。如果凭乌国都挡不住雾黑东路军的进攻,实力稍逊于乌国的简国又如何挡得住? 简国东面临海,北接乌国,简国若守不住,只有向西强渡波涛汹涌的赤麟江,进入喆国境内。这是比较乐观的撤退路线,没准,乌国,简国,奉和国三国会全部丧生在赤麟江畔,或是葬身于赤麟江底!此途极其凶险,随时都有被雾黑大军追杀围歼的可能,搞不好就不但亡国,还全军覆灭。宸浩帝思前想后,觉得指望不上简国,还不如直接从自己国内渡过相对平缓的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