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指河山_第483章 洞彻幽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3章 洞彻幽微 (第4/5页)

将军采撷先帝精元,是先帝自愿的。他们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有什么好参劾的?白太医包庇,又是怎么回事?”

    姜太医又连连磕头,直磕得额头上起了几个大青包,隐隐渗血,说道:“皇帝陛下的身体是国家大事,维护陛下的身体健康是我太医院的职责所在。不能因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推御掉太医院的失职!臣并不是在靖乱四年,先帝跟风将军第一次双修就查觉出来的。臣当年只是在请平安脉时,觉得一月未诊,先帝的脉息竟虚弱了超过正常范围的许多,脸色也异常的枯黄灰暗,臣察觉有异,也并不能推断其中原因,只能心头存疑。直到靖乱十二年,先帝昏厥于金銮殿上。虽然先帝的脉息在每次双修之后只是虚弱几乎可以忽略的少许,但是将近十年累积下来,臣认为先帝的脉息非常明显地比同龄人虚弱了许多。因此臣曾提出,跟白院正探讨先帝的病情。”

    “白大人如何说?”

    “臣认为,以白院正的医术,他替先帝诊脉的次数,又远多于臣,不可能没有发现先帝的身体异常情况。可是,白院正非常肯定地认为,先帝昏厥,只是偶感风寒而致,跟先帝脉息弱于常人无关。不!白院正认为,先帝脉息完全正常,没有弱于常人之说!”姜太医大约是说到了自己的专业,显得非常有自信:“先帝脉息那么明显的弱于常人,白院正非要说正常,臣不认为白院正真就无所察觉,而是故意胡说。”

    就皇帝脉息正常与否,姜太医跟白太医进行了一次医术上的争辩。其实脉息怎么会无缘无故虚弱下去,怎么会出现无缘无故比常人明显虚弱许多的情况,这在历代流传下来的医案医例里根本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