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夫人的荣华富贵_太夫人的荣华富贵 第11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太夫人的荣华富贵 第112节 (第4/9页)

臣阁的,基本上都是当年跟着皇上一起打天下的老人,头一个就是已经去世多年的襄国公,自然也少不了第一任安信侯。

    至于后来入朝的这些大人们,谁叫他们来得晚了呢,和襄国公这些老人比,他们再是差事办得好,功绩也显得有些拿不出手啊。他们也知道自己争不来这个名分。

    谁知就在这时,竟然有人上奏折提议要抬太夫人入功臣阁。

    太夫人可是女眷。民间许多女人连祠堂都进不去,太夫人如何能入功臣阁?而且太夫人也是后来的啊,都知道皇上打天下那会儿,太夫人还在家乡逃灾呢。她是皇上登基之后才被找回来成为太夫人的。这样一个乡野村妇,怎么能比襄国公那些人?

    可仔细一盘算,太夫人的功绩实在不少。

    只为着一个遍地开花的送鸡铺,无数百姓就能自发抬太夫人入阁。而送鸡铺其实还是太夫人诸多功绩中最不值一提的。南方的梯田、西北的石子田,叫地方上每年多出了多少粮食!这些粮食又能养活多少百姓!更不要说技堂前前后后弄出的野豆子肥田法、新制的耕具、套种间种技术……哦,听说技堂正在试验一种高产的新种子!

    太夫人的功绩不止在农事这一块,只是百姓最关注这个。

    耿金妹虽然比着寻常的乡下妇人有见识一些,但平日里并不爱拉着儿子打探朝中要事。只为着太夫人入阁这事,她忍不住再三关注了下,没少拉着儿子问长问短。

    听说最初上奏折提议太夫人入阁的大官姓宋,就是前朝那个宋清官的孙子!

    耿金妹忍不住一拍大腿:“好!清官的后人果然也是清官!”

    听说许多大人反对太夫人入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