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进退两难 (第3/6页)
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尼克松在十一月十日就向五角大楼请示,希望能让第三舰队再次向南撤退五百公里。 只是,五角大楼没有批准,而是答应给第三舰队提供警戒支援。 也就是说,空军不能派遣更多的战斗机掩护第三舰队,但是能够派遣大型预警机轮流为第三舰队提供防空警戒。 可以说,这已经是尼克松能够得到最好的答复了。 之前的好几场战争,特别是第二次印度洋战争早已证明,舰载预警机的区域探测与警戒能力远不如大型预警机,特别是在用被动雷达探测隐身战斗机的时候,效率仅有大型预警机的一半左右。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除非双方都在大洋深处作战,不然谁能得到大型预警机支持,谁就有信息优势。 对尼克松来说,最需要的也就是大型预警机了。 得到空军的支持之后,尼克松不再需要派遣舰载预警机升空,或者可以把舰载预警机放在舰队南面。如此一来,就算中国空军出动了大型预警机,发现了美军的大型预警机,也无法准确判断第三舰队的行踪。 也正是如此,第三舰队留了下来。 只是,到了十七日凌晨,情况再次出现变化。 得知第四舰队已经把舰载战斗机派往以色列,正在全速向东航行,预计在十九日夜间与第三舰队会合的消息之后,尼克松差点一口气没有接上来,因为五角大楼此举意味着公布了美军舰队的部署情况。 由此,尼克松不难想到,中国海军肯定会趁此机会倾巢而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