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密一疏 (第2/6页)
野战要地的防空与反导作战,比如设置在前线的兵力集结地,以及临时性的后勤补给站。在作战使用上,陆军的末段防御系统跟随小型聚变供电系统活动,即编在后勤部队里面。 事实上,这也是陆战队的使用方法。 原因很简单,只有在电力供应充足的地方,末段防御系统才能发挥作用。 在二零四七年,陆军与陆战队就装备了第一代末段防御系统。 只是,在此之后,陆军就心满意足了。主要就是,第一代末段防御系统已经能够满足陆军的所有战术需求。在实战测试中,第一代末段防御系统不但能够拦截空地导弹,还能拦截迫击炮炮弹、榴弹炮炮弹与火箭弹,对付不了的只有坦克炮发射的动能弹与电磁炮发射的大口径炮弹。在实战中,需要末段防御系统保护的设施,一般都在离战线较远的地方,而且具有一定的机动能力,因此受到后两种弹药的威胁比较小。 问题是,陆战队并不满足。 原因就是,陆战队往往得背水一战,后勤部队跟在作战部队的屁股后面上岸,得直面敌人的炮火威胁。 结果就是,陆战队决定单独开发第二代末段防御系统。 事实上,这也就是海军的第二代末段防御系统。 当时,陆军对第二代末段防御系统不感冒,有一个极为关键的原因:整套系统的质量太大了,难以运输。 与第一代末段防御系统相比,第二代末段防御系统的质量增加了两倍。 主要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