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 矛盾爆发 (第2/6页)
原因也很简单,俄罗斯已经向伊朗宣战,伊朗也在二十五日凌晨向俄罗斯宣战,随后向中国求援。虽然中国还保持着沉默,但是中国外交部已经透露出消息,中国不会容忍任何野蛮的入侵行动。也就是说,中国肯定会在近期向俄罗斯宣战,只是中国当局还在权衡宣战的利弊。如此一来,美以联军就必须在中东打一次大胜仗,迫使中国向中东增兵,而无法向伊朗派遣部队。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当时俄罗斯总统已经与美国总统商定,如果美以联军能在年内取得重大胜利,俄罗斯就将在二零五三年一月一日发动地面进攻。如果没有,那么俄罗斯肯定会推迟地面进攻。在电话中,俄罗斯总统甚至暗示,如果美以联军没有在中东战场上牵制住更多的中国军队,俄罗斯很有可能放弃向伊朗发动地面进攻的打算,把原本计划用于进攻伊朗的地面部队派往远东地区。原因很简单,只要中国有足够的兵力,就会向俄罗斯宣战,而且战场将在远东地区。 毫无疑问,美以联军必须在中东战场上有所作为,也就必须发动进攻。 在总理的压力下,巴拉姆最终妥协,承诺在二十七日,再把战线推进二十公里,攻占德拉北面的伊兹拉。 虽然这与罗林森的要求还有一些差距,因为他希望巴拉姆能在二十七日攻占海拜卜,但是比起头一个晚上,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进步了。要知道,巴拉姆做出妥协时,已经是二十七日中午了。 巴拉姆做了妥协,并不等于会完全按照罗林森的意思去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