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补充攻击 (第3/5页)
到,根本不可能突破对方的防空网。在隐身能力不受影响的情况下,第五代舰载战斗机能在超低空突防状态下把暴露距离缩短到一百五十公里以内。 受此种种因素影响,美国海军也把重点转向了反舰制导炸弹。 有了中国海军在前几次战争、特别是中日战争与第二次印度洋战争中的表现,美军在发展反舰制导炸弹的时候没有遇到多少麻烦,进展非常顺利,在二零四七年就研制出了第一种一千磅级炸弹,随后又开发出了两千磅级与四千磅级炸弹,只是主要装备的是一千磅级与两千磅级。 在对付大型战舰的时候,装药量达到一百五十公斤的一千磅级、以及装药量在二百五十公斤以上的两千磅级炸弹已经足够了。只有在攻击某些特定目标,而且具有较为理想的作战环境时,才用得上四千磅级炸弹。 这次,美军使用的主要就是两千磅级炸弹,也有一部分四千磅级炸弹。 美军战斗机的攻击目标非常明确:中国海军的大型战舰。携带两千磅级炸弹的战斗机主要攻击巡洋舰与驱逐舰,而携带四千磅级炸弹的战斗机则主要攻击航母,每一名飞行员在起飞前都收到了明确的任务指令。 可以说,美军战斗机的攻击速度非常快。 得益于火箭助推装置,反舰制导炸弹的末段飞行速度都在十马赫以上,而且目标特征比反舰导弹小得多,弹体也更加坚固。如果投掷距离在十公里以内的话,还可以在完全依靠惯性制导系统的情况下使精度达到十米以内,不需要使用其他制导手段,因此进行末段拦截的难度更大。 实战已经证明,拦截反舰制导炸弹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要知道,在完全依靠惯性制导系统的情况下,即便炸弹被电磁速射炮打出的炮弹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