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五章 关键事件 (第2/6页)
事实上,当时司马文正的正确做法是探寻更有效的战术。 对付偷袭运输机的战术并不少,可以说非常多,而且很多战术都能实施,实战效果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比如,在运输机起降的时候,对野战机场附近的外围阵地进行炮击,还可以出动专门执行战场压制任务的攻击机,以便随时攻击准备偷袭运输机的美军。此外还可以采用引诱战术,即故意安排运输机起降,诱使美军来到地面上,再用早已埋伏在附近的打击力量消灭美军。即便有运输机被击落,营救办法也非常多,比如只要运输机没有恰巧坠落到美军地下掩体的出入口附近,就能用炮火进行封锁,然后让陆战队在弹幕的掩护下,以垂直进出的方式救走飞行员。 在后来的战斗中,中国陆战队就经常采用类似的战术。 为此,陆战队还采购了大量专门用来自行这些任务的作战装备。比如,陆战队在二零五四年底订购了一百多架用dy-1改装而来的“超级空中炮艇”,让其在野战机场附近的高空巡逻,专门打击偷袭野战机场的敌人。这些能够携带上百吨弹药,在高空飞行十多个小时的空中炮艇具有非常恐怖的打击能力,作战效率也高得惊人,只需要两架,就能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保护一座野战机场。到了后来,陆战队还采用了空军开发的空中充电技术,让大型空中炮艇的滞空巡逻时间延长到了数十个小时,并且专门为每一架空中炮艇配备两个、甚至三个机组,确保其长期在空中巡逻。 问题是,在二零五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