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八章 毁灭性武器 (第3/5页)
便于识别阵亡将士,即通过基因对比,能够辨认出那些模糊不全的遗体。后来,中国军方拓展了“军人基因档案库”的用途,使其成为对抗基因武器的最有效的防御手段,而其关键是一项在战争期间完善的生物工程技术,即干细胞培植技术。 要知道,在解决了干细胞的培植难题之后,任何基因武器都不再具有威胁了。 原因很简单,针对人类的基因武器,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人体的某个或者某些器官,使人体机能丧失,从而达到杀死宿主的目的。在可以大量培植干细胞之后,进行器官移植就不再是难题了。说得简单一点,只要保存了患者的基因,就能够通过干细胞,在实验室里培植出任何一种人体器官,然后用培植出来的器官替换患者身上坏死的器官,而且不会发生排斥现象。 到了二零五六年,中国开始建立面向全国的“社会基因档案库”。 可以说,这些就是为可能爆发的基因战争做准备的。真要打起来,就算会让中国消耗很多国力,也肯定有很大一部分中国人能够幸免于难。可是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美国,结果就肯定不同了。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美国直到战败,都没有建立全国性的基因档案库。 要知道,在大战结束之前,中国已经把基因档案库扩大到了东方同盟集团,帮助盟国建立类似的基因武器防御工程。 当时,中国这么做,主要与战前的一些谣言有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一个被称为“毁灭者”的战争计划。按照传言,美国将在战败之前,用一种能够毁灭全人类的武器使中国也成为战败者。虽然很多人认为美国会使用核武器,但是细想就能发现,美国能用的就只有基因武器了。要知道,在大战期间,美国根本没有生产核武器。如果在战败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