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最后反击 (第3/6页)
灼伤,其中三百多人在两年内病亡。 这是登陆硫黄岛以来,伤亡最为惨重的一场战斗。 在此之前,陆战队阵亡数字还不到一百! 虽然在战争结束之后,庞跃龙主动承担责任,没有让基层军官受到牵连,但是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主要责任就在基层军官身上。根据战后调查,在中午的战斗结束之后,大部分基层军官没有保持警惕,而是让退回地下掩体的士兵脱下了防辐射服,部分基层军官还以汇报战况为名离开了指挥岗位。如果当时保持了最高警惕,严格按照战术安排部署防御,比如轮流安排岗哨,日军不可能偷袭得手。如果基层军官都在指挥岗位上,在战斗爆发后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士兵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投入战斗,更不会让这场对付仅有两百名日军的小规模战斗持续一个半小时。 当然,庞跃龙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比如,在此之前,庞跃龙认为日军退守折钵山,已经丧失了反击能力,所以把陆战队的装甲部队全部放在折钵山附近,部署在机场周围的只有少数自行高射炮,而且这些高射炮的主要任务是轰击折钵山上的日军火力点。如果当时在机场附近有一支装甲部队,哪怕只有几辆坦克,或者是步兵战车,日军的反击就不可能造成如此大的损失,日军甚至没有勇气发起反击。 要知道,日军手里没有合适的反装甲武器。 即便日军发动反击,在坦克、战车等装甲兵器的支撑下,陆战队官兵也能更加从容的投入战斗。 吃过苦头之后,庞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