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 巧合 (第2/5页)
向伊拉克增派了三百六十架战斗机,而且让两百多架大型电动运输机往返飞了三次,不但向伊拉克运送了用来维持三百六十架战斗机的地勤设备,还送去了近十万吨弹药,其中三分之二是对地打击弹药,而伊拉克也为这些中国战斗机提供了足够的燃油,减轻了中国空军的后勤负担,不然运输机将用来运送燃油。 结果就是,在二十二日的战斗中,以美空中力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仅在二十二日凌晨,双方就在约旦上空打了四次大规模空战,每次各方投入的战斗机都在一百架以上。 虽然高强度空战,使中国空军的四百多架战斗机疲于奔命,根本没有机会使用囤积在机场上的对地打击弹药,但是也使以美空中力量精疲力竭,很难在较为理想的情况下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 没有空中支援,以军进攻安曼的行动就很难顺利进行。 要知道,此时驻守安曼的,除了约旦王国的八万多名官兵之外,还有中国陆军第三三三预备集团军的三个旅,以及二十多万动员起来的准军事人员。因为在德拉会战中,以军就围攻过安曼,结果无功而返,所以到二十二日的时候,安曼的防御力度不但没有降低,还提高了不少。 当时,安曼就是一座堡垒。 打到天亮的时候,虽然以军突破了市区外的防线,攻入了安曼城区,但是没有像巴拉姆预料的那样攻占机场。 事实上,直到当天晚上,以军都没能打下机场。 原因很简单,三个中国陆军旅中,两个半在机场附近,只有一小批部队在协助约旦军队守卫王宫等地。 守军的意图也很简单,就是死守机场。 只要机场还在手中,以军就别想占领安曼,因为中国军队随时可以从机场获得来自后方的支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