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拉力赛 (第4/6页)
定向西奈半岛增兵,而不是按照原计划向戈兰高地增兵。接下来的三天内,以色列还向西奈半岛增派了三十个旅,而部署在戈兰高地上的仍然是八个旅,放在后方的预备队则由原先的二十个旅减少到十个,抽调出了大量主力部队。 对埃及陆军来说,这绝对不是好消息。 戚凯威到达开罗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面对汹涌而来的以色列大军,以及如何让埃及陆军在西奈半岛上展开。 可以说,当时的情况对埃及十分不利。 在戚凯威到达的时候,西奈半岛方向上的以色列陆军兵力已经达到六十个旅,另外还有二十个旅能在两天内进入。暂且不说以色列军队的部署方式,如此多的兵力集中在西奈半岛上已经导致兵力严重饱和。 很明显,以色列当局也已认识到,埃及陆军肯定会发动反击。 说得直接一点,以色列就等着埃及军队打过苏伊士运河,然后趁埃及陆军立足未稳的时候发动反击,将埃及军队的主力消灭在滩头阵地上,而不是在后方打一场大规模装甲战,更不会主动让出运河东岸。 由此造成的直接影响是:不管埃及军队在哪里渡过苏伊士运河,都会遭到迎头痛击。 如果不能让部队在强渡之后展开,那么强渡苏伊士运河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会平添伤亡。 不强渡苏伊士运河,后果更加糟糕。 要知道,再过几天,等到美国的航母战斗群到达地中海,肯定会出面调停,而埃及与叙利亚将不得不接受一个极为不利的停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