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关键日 (第5/6页)
第一一三集团军的方式有关,即在这些人看来,根本没有必要把一支拥有四万多人的集团军放在遥远的马什哈德,而是应该派一部分兵力去的德黑兰。 也许,蒋博文在判断战局的时候,确实欠缺经验。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即他向德黑兰增兵也不会有正面效果。第十三集团军的兵力足以守住德黑兰,需要提供的不是兵力,而是解决后勤保障问题。 可以说,蒋博文应该做的,反而是加强在马什哈德方向上的进攻力度,尽快打通前往德黑兰的铁路。 可惜的是,直到十八日,第一一三集团军也没能完全攻占马什哈德。 这下,问题出来了。 完全依靠战术运输机向德黑兰空运物资,显然是不大现实的事情。 要知道,在伊朗战场上,中国空军没有明显的优势,只能在有限的事前内保持到手的制空权。也就是说,空运是间歇性的,不是随时都能向德黑兰派遣运输机。在九月十八日前的几天里,只进行了八次空运,而不是第十三集团军所需的十六次。结果就是,第十三集团军的物资变得极为匮乏。 当时,美俄联军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正在加强空中投入。 所幸的是,在伊朗战场上作战的主要是俄罗斯空军,美国空军只象征性的派遣了一支战术航空兵联队,而且部署在高加索山脉以北,离伊朗战场有差不多一千公里,作战飞机也只有两百架左右。 如果当时担当主力的是美国空军,结果肯定会不一样。 由此可见,在九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