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一百三十五章 导火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五章 导火索 (第4/6页)

证明他的投资有意义,而不是像搞可控聚变一样,被军方挪做他用。

    六月底,国际物理学会学术期刊刊登了一篇由一百多名中国物理学家署名的论文。

    这篇论文,从根本上论证了原子在受激状态下,能够产生电磁场叠加效应,从而在物质内部形成强电磁场的基本理论,并且由此理论推导出,在原子能在受激状态下自然释放出原子能。

    七月初,盛世平接受了牧浩洋提出的条件,答应提供科研资金。

    此时,这篇划时代的论文,已经在国际物理学界引发了空前的争议,重点不是理论本身是否成立,而是如何实现。

    当然,有一点非常明确,即中国科学家肯定掌握了实验结果。

    说得直接一些,中国肯定制造出了具有受激能力的材料,而且已经通过实验证明了论文中提到的理论。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牧浩洋只是希望借此说服盛世平。

    他并没想到,这篇论文成为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根据战后披露的消息,在此之前,美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即主要集中在理论领域。必须承认,美国在理论物理学领域的实力远远超过了中国,戴维森教授也才能在中国物理学家的基础上再上一层楼。可是在应用研究领域,因为美国当局在最初的时候不大重视,所以比中国差得多。事实上,当时很多美国的物理学家依然认为,戴维森提出的理论并不成立,即“重力辐射”只是一种谬论,存在重大的欠缺,根本不可能推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