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九章 进退两难 (第3/6页)
量率领舰队进入孟加拉湾。 在牧浩洋做部署的时候,周渝生也对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做了调整,加强了在孟加拉湾南面的巡逻力度。 再过几天,至少有三十艘中国潜艇将到达孟加拉湾。 在此之前,这些潜艇都返回了基地、或者与潜艇支援舰会合,补充了电能与食物,能在海上活动一个月以上。 可以说,牧浩洋的战术意图很明确。 如果实在不能避免舰队决战,就要创造最好的决战条件。 根据战后披露的消息,牧浩洋当时甚至做出了与美军决一死战的决定,即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用特遣舰队去交换美军舰队。显然,这是一件很划算的买卖,因为这能改变双方的兵力对比。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弗伦奇率领美军舰队进入孟加拉湾,很有可能是两败俱伤。 到了一月十日,弗伦奇已经认识到,他所期望的决战机会已经不存在了,中国舰队不会贸然离开孟加拉湾。更重要的是,美军舰队暂时还没有能力进入孟加拉湾,也就没有机会在不遭受惨重损失的情况下取得决定性胜利。 更重要的是,真正承受不起重大损失的正是美国海军。 要知道,在二零五三年,美国海军最多获得三艘“美国”级航母,而中国海军则有望获得四艘“泰山”级航母。也就是说,如果美国海军再次遭受惨重损失,哪怕在海战中击败了中国舰队,战局也会发生逆转。 做为太平洋舰队司令官,弗伦奇不得不考虑由此产生的结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