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九章 放弃 (第2/5页)
些注定会被敌人击沉的战舰,以便保存没有遭到攻击的战舰。 遭到潜艇偷袭,尼克松获得了决策权。 十一点半,在“淡水鳐”号发射的最后一条鱼雷爆炸前,尼克松就下达了疏散命令,并且让遭到攻击的战舰舰长下达弃舰令。 尼克松后来为此给出的理由是:无法肯定附近有多少艘中国潜艇。 显然,这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因为确实无法知道附近有多少艘中国潜艇,如果让官兵留在注定要沉没的战舰上,就是在做无谓牺牲。按照美国海军的规矩,在确定战舰已经保不住的情况下,就得保护官兵性命。 结果就是,在十一点四十分之前,还没有沉没的十艘战舰的舰长下达了弃舰令。 根据美军的战报,当时肯定出现了误判,即一些美军舰长把“班戈”号巡洋舰上弹药库发生的爆炸,当成了第二次鱼雷袭击,由此认为附近有好几艘中国潜艇,从而在慌乱之中执行了尼克松下达的命令。 要知道,在鱼雷袭击结束之后,只有舰长有权决定是否放弃战舰。 结果就是,九月三日凌晨零点刚到,没有受到攻击的美军战舰就搭上了逃难的官兵,离开了交战海域。 天亮之前,三艘遭到鱼雷攻击的巡洋舰先后沉没,而且都是因为火势失去控制,引爆了弹药库而沉没。如果美军没有抛弃这三艘巡洋舰,扑灭了战舰上大火,说不定能让它们返回港口。 有趣的是,三艘航母并没沉没。 主要原因就是,航母比巡洋舰大得多,而且在遭到鱼雷攻击之前,都扑灭了由炮弹引发的大火,而鱼雷不是直接命中舰体的,而是在舰底下方爆炸,所以没有在航母的舰体内部引发大火。 结果就是,这三艘空无一人的航母在海上漂泊了五天。 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