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血战戈兰高地 (第2/6页)
这么部署,也有装备的原因。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t系列坦克的问题就暴露了出来,即坦克炮的俯仰角太小,不适合在复杂地形下作战。与之相比,24式与04式坦克炮的俯角达到了负的十四度、仰角达到了三十七度,不但远远超过了t系列主战坦克,在第四代主战坦克中,也仅比“梅卡瓦6”型稍微少一点。也就是说,在突破了以军的外围防线,杀入戈兰高地之后,24式与04式更能发挥作用。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缩短主力部队的突击距离。 虽然戈兰高地的面积并不大,但是道路十分曲折,装甲部队的突击距离往往是两地间直线距离的好几倍。只有尽可能的缩短装甲部队的突击距离,才能在突破以军防线后,有足够强的突击能力。 可以说,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术问题。 戈兰高地是以色列在北部边境线的防御壁垒,甚至可以说是以色列本土的最后防线。与西奈半岛方向上相比,以色列的北方边境防线没有任何纵深,只要叙利亚军队突破了戈兰高地,就能直接攻击以色列核心地区。为此,以色列在戈兰高地苦心经营数十年,设置了成千上万的永备工事,仅反坦克火力点与坦克机动防御阵地就有两万多个,还密密麻麻的分布了数万个步兵火力点。从某种意义上讲,戈兰高地是一整块防区,而不是由多道防线组成的防御系统。如此一来,叙利亚军队要想攻占戈兰高地,就得一鼓作气,绝对不能在进攻上浪费太多时间。如果仅仅攻占了部分阵地,而没能迅速夺取整个戈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