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八章 东线起波澜 (第4/6页)
话,问题也不是非常严重。 因为在夜间作战,双方都没有可靠的夜视设备,所以交战距离非常近,在五百米内,双方的坦克炮都有足够大的威力。 问题就出在t-80的坦克炮上。 虽然在出售t-80的时候,俄罗斯也卖了一批穿甲弹,而且是俄军的制式穿甲弹,但是这些穿甲弹要么拿给美国做研究,要么在实战训练中消耗掉了。战争爆发前,韩军t-80的备弹量还不到三千枚,每辆坦克只能分到十多枚穿甲弹。这其中,占大部分的不是俄罗斯原装的穿甲弹,而是通过美国,从伊拉克、印度等装备了俄制坦克的国家搞来的,而且大部分是俄罗斯专门为出口研制的穿甲弹。 如同出口型坦克一样,俄罗斯出口的穿甲弹在性能上也打了很多折扣。 按照美军做的测试,海湾战争前,俄罗斯卖给伊拉克的一二五穿甲弹在一千五百米的距离上,实际穿甲能力仅有三百五十毫米,甚至比不上英国的l7一零五坦克炮,对第三代主战坦克几乎没有威胁。 实战情况也是如此,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多辆m1a1、以及英国的“挑战者”被伊拉克军队的t-72击中,均没被击穿。 根据志愿军在战斗中获得的数据,韩军t-80装备的穿甲弹要稍微好一点,五百米的穿甲深度大概有五百五十毫米,换算下来在一千五百米处的穿甲厚度有四百八十毫米,接近了第三代穿甲弹的标准。 问题是,96式与99改都是第三代主战坦克,而且都配备了爆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