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围捕 (第4/6页)
港的地位相当于横滨港。 第二次印度洋战争之后,中国海军接管了科钦港,随后以极为低廉的价格买下了在战争中被彻底摧毁的科钦造船厂、以及相关的造船基础设施。在随后的五年间,中国海军花费数百亿元,把科钦打造成了印度洋地区设备最为完善的舰队维修基地,也因此让科钦成为中国海军在印度洋上最主要的海军基地之一。 当时,科钦与维沙卡帕特南、浩洋港、瓜达尔港共同撑起了中国海军的印度洋基地群。 在功能分配上,维沙卡帕特南、浩洋港与瓜达尔港主要支持舰队作战,只有科钦具有较为完善的舰艇维修设施,能够为包括“昆仑山”级航母在内的所有战舰进行维修。战争爆发前,中国海军甚至打算在科钦建造一座十五万吨级的干船坞,使其能够为“泰山”级航母提供维修服务。 从军事价值上看,科钦港绝对高于其他三座港口。 原因很简单,有了科钦港,中国部署在印度洋的战舰就不用返回本土维护了,等于把战舰的部署效率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以上,而且在战时能够修理受损战舰,等于增强了印度洋舰队的独立作战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 要知道,新加坡是美国的盟国,虽然国土面积有限,但是扼守着马六甲海峡,而且威胁着所有经龙目海峡与巽他海峡进入南海的航道,而印度洋舰队的战舰要想返回本土,就必须经过南海。 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如果不能在战争初期攻下新加坡,又没有像科钦这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