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点火 (第4/6页)
的一名船员在爆炸发生前来到大马士革,在一家小旅馆居住了三天,期间与被捕的两名军官、以及在爆炸中丧生的一名军官有过直接接触。根据叙利亚提供的资料,这名船员在十九日经黎巴嫩进入以色列。 面对如此确凿的证据,其他阿拉伯国家也无法提出反对意见。 一个小时后,纳杰夫通过电视讲话,向以色列发出了最后通牒,即在十二小时内交出爆炸案嫌疑人。 在纳杰夫发表电视讲话的时候,埃及军队已经开始了战前动员。 叙利亚军队的战斗动员还要稍微早一点,只是效率比不上埃及军队。 更重要的是,纳杰夫在这个时候发出最后通牒,意味着以色列如果没有在十二小时内交出爆炸案嫌疑人,埃及与叙利亚将以以色列情报机构密谋刺杀两国总统为由,向以色列正式宣战。 从法理上讲,这绝对是充分的开战理由。 别说刺杀国家最高领导人,就算是在他国策划爆炸案,也足以构成开战条件。 问题是,以色列能够交出爆炸案嫌疑人吗? 暂且不说爆炸案是否是摩萨德策划的,就算是,以色列也不可能交出嫌疑人,因为这等于主动承认策划了刺杀行动。要知道,就算埃及与叙利亚不因此向以色列宣战,也会提出对以色列进行全面制裁。当然,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在以色列承认了之后,埃及与叙利亚照样向以色列宣战。 受此影响,以色列保持了沉默。 当时,李明阳向黎平寇提交了一份绝密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