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四十三章 南亚明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南亚明珠 (第2/5页)

权,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国家基本政策。

    现在,中国民营企业在印度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中国的政策自然会出现重大变化。

    只是,时机对中国非常不利。

    在二零三九年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全球气候变化较为温和,特别是在北半球,经历了年初的雪灾之后,夏秋两季没有出现严重自然灾害,不但美国与加拿大秋粮大丰收,欧洲与独联体也实现了粮食大丰收。

    到二零三九年底,全球余粮已经高达四点五亿吨。

    也就是说,即便在二零四零年再次遭遇严重自然灾害,比如暴风雪再次光临北半球,粮食供应也不会出现较大问题。

    美国企业大举进军印度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印度经济进入了恢复性增长期。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日战争的第二个受害者就是印度。虽然战后,扶桑成为中国的特殊行政区,但是在战争期间,印度的日资企业几乎全部倒闭,仅存的几家也在战后不久被印度当局查收。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印度排第二位的海外投资断绝,接着发生的全球性自然灾害加剧了印度的经济困境。

    根据印度官方的统计结果,到二零三九年六月底,印度经济规模比中日战争爆发前萎缩了百分之六十。在二零三六年初,印度的失业率高达百分之六十七,也就是说三分之二的印度人找不到工作。如果不是印度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在拯救行动中分摊到了任务,恐怕印度经济将在二零三六年中旬崩溃。拯救行动结束之后,即在二零三七年第二季度,印度的失业率高达百分之四十,超过三分之一的印度人只能靠政府救济度日。即便到二零三九年,印度的失业率也在百分之二十以上。

    这意味着什么?

    作为一个城市化率不到百分之五十的准工业国,如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