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三章 大国实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大国实力 (第2/6页)

切以商业应用为目的,即政府只提供政策与技术上的支持,能否实现载人登月,以及能否像想像中的那样,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资源开采基地,得由商业投资决定。

    也许,这才是老百姓支持载人登月项目的根本原因。

    既然政府不出钱,自然不存在为了“面子工程”花掉大笔税收的问题,而且通过商业运作还能增加就业岗位。

    据不完全统计,到二零二九年底,与载人登月工程有关的项目,已经提供了一百二十万个就业岗位,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在四千五百亿元以上,至少有一千八百架中小企业从中获益。

    有好处的事,老百姓自然支持。

    更重要的是,载人登月并非一个单独的航天项目,而是与一个足以改变中国经济面貌的重大能源项目息息相关。

    这就是可控聚变核电站。

    二零二九年底,中国官方公布了第一份与可控聚变核反应堆有关的技术文献,宣称已经解决了最主要的技术难题,有望在二零三二年简称第一座实验性可控聚变核反应堆,在二零三五年达到商用标准。

    所谓的商用标准,就是在价格上可以接受。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可控聚变核电站的效费比必须达到其他电站的水准,最好能够超过其他电站。

    这样一来,原料供应显得至关重要。

    根据中国官方公布的技术资料,第一代可控聚变核电站使用的不是氘与氚,更不是普通氢元素,而是能在更低的温度、压力等环境条件下发生核聚变,也更容易控制聚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