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一百一十八章 海上巨无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八章 海上巨无霸 (第2/5页)

期回收三十架。

    飞行甲板完全改变之后,升降机的布置方式也变得更加合理,四台升降机全部集中部署在主船体中央,即两条斜角甲板之间、直通甲板后方。得益于此,升降机的利用效率也要比布置在甲板两侧高得多。更重要的是,不再把升降机布置在甲板两侧之后,可以采用全密闭式机库,而且能在舰体两侧设置更厚的防护装甲,大幅度提高了舰体结构,以及应对电磁战的能力。

    随之发生变化的,还有飞行甲板下面的机库。整个机库分成了左右两个部分,分别位于主船体与两侧稳定体之间,中间由设置在主船体内部的官兵住舱、指挥中心、通信中心的舱室隔开,保证在任何一侧中弹的情况下,另外一侧也不会受到影响,大大提高了航母的抗打击能力。此外机库甲板下方就是大海,在外侧部署了综合损管系统,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损管效率。要知道,在之前的海战中,航母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机库,往往由于机库里的大火无法控制导致整舰被毁。

    当然,这种设计方案也不是没有问题。

    第一批四艘“泰山”级的舰岛设置在离舰尾大概三分之一个舰长处,四座升降机有三座在舰岛前端,一座在舰岛后面。结果就是,舰岛成为了航空作业的最大障碍,影响了航空作业效率。从第二批开始,舰岛缩小了三分之一,位置移到了四号升降机后面,即在靠近舰尾的地方,这一问题才得到解决。

    与“昆仑山”级相比,“泰山”级的排水量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以上。

    其标准排水量达到了十四万四千二百吨,满载排水量超过了十七万七千吨,第二批更是达到了十八万八千六百吨。

    所幸的是,巨大的排水量并没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配备两座jh-44型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