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七章 切入点 (第3/6页)
明白这一点,再来考虑盟国的立场,以及黄瀚林的担忧,也就不太困难了。 美国是金矿吗? 不可否认,美国确实是一座巨大的金矿,而且肯定是仅次于中国的金矿。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美国战败了、就算被炸成了废墟,美国蕴藏的财富也超过了除中国之外的所有国家。 问题是,能够以战胜者的身份去瓜分美国吗? 如果这么做了,结果就是获得“迦太基式的和平”,而这也正是黄瀚林在大战初期一直在竭力避免的结果。 说得直接一点,瓜分与掠夺美国,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和平,还会埋下仇恨的种子。 在历史上,仇恨绝对是人类自相毁灭的头号原因。 事实上,黄瀚林还得考虑一些更加危险的因素,比如某些心怀不轨的盟国,借用这个机会削弱中国的影响力。 欧洲联邦就不用多说了,就算达成了密约,也会抓住一切机会打击中国。 更重要的是,心怀不轨的绝对不止欧洲联邦。 当时,企图最为明显的就是埃及。 可以说,黄瀚林最需要担心的也是埃及。 从根本上讲,埃及附和出兵美国,显然不是想去美国传播伊斯兰教,也不是为了生活在美国的少数阿拉伯人,哪怕名义上如此,而其实际目的,应该是利用美国这张牌,迫使中国在阿拉伯统一运动中做出让步。 说得直接一点,只要埃及出兵美国,中国就得有所顾虑,从而不会直接反对阿拉伯统一运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