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二章 风云变幻 (第4/5页)
上的大决战变得不可避免。谁都知道,在大陆战场进入到关键时刻的时候,不管美国海军是否愿意,都得尽快在太平洋上发动战略进攻,迫使中国转移注意力。 也许,美国海军的战略进攻对中国陆军不会有多大影响。 到二零五四年三月底,中国陆战队的总兵力已经突破三百万,其中前线作战部队达到了四十八个陆战师,还有十二个陆战师将在三个月内完成训练与整编,有足够强大的能力应付海洋战场上的地面作战。 可是,只要海洋战场上开打,中国在战略物资的调配上就会更加倾向于海洋战场。 要知道,军队的很多战略物资是通用的,重视海洋战场,就得减轻在地面战场上投入的物资总量。除此之外,海洋战场上的决战,也会对中国的军事工业产生影响,让中国加大与海军有关的军工的生产规模。拿弹药来说,几乎所有兵工厂既在为陆军生产弹药、也在为海军生产弹药,如果海军的需求增加,兵工厂就会提高海军弹药的产量,而兵工厂获得的生产物资并没增加,总体产能也受到了劳动力等因素限制不可能大规模增加,因此必然减少陆军弹药的产量。 当然,在政治层面上,美军在太平洋上发动战略进攻,也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比如,一场海上大决战的胜利消息,肯定能够鼓舞大陆战场上的美俄联军,特别是俄罗斯军民。 事实上,当时迫切希望美军发动战略进攻的,正是俄罗斯当局。 三月初,布鲁希洛夫就向俄罗斯总统提到,应该敦促美国尽快在太平洋上发动一次大规模战略进攻。虽然直到埃利斯塔战役结束,俄罗斯总统才意识到,美俄联军守住伏尔加格勒的希望并不大,中国军队很快就能对莫斯科构成威胁,也才因此在三月中旬向美国总统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