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一百八十二章 风云变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二章 风云变幻 (第2/5页)

阔的战场上消耗美俄联军的有生力量,通过几次大规模的歼灭战,打垮对手,以达到削弱美俄联军守卫伏尔加格勒的决心。在战役层面上,战场规模缩小,等于放弃了战略机动优势,跟兵力占优的美俄联军拼消耗。

    不可否认,这场会战也有正面的积极效果。

    最突出的作用就是:通过大规模消耗美俄联军、特别是俄军的有生力量,达到了给俄罗斯放血的目的。

    可以说,随后的莫斯科会战能够顺利进行,与伏尔加格勒会战不无关系。

    别的不说,在伏尔加格勒会战中,充当战略预备队的莫斯科方面军就损失了差不多五十五万官兵,而且大部分是精锐部队,另外库尔斯克方面军、罗斯托夫方面军、乌里扬诺夫斯克方面军与乌拉尔方面军都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罗斯托夫方面军被打残,其他三个方面军损失了一百多万兵力。这些损失的部队,都对削弱莫斯科的战略防御圈做了贡献,直接导致俄军在守卫莫斯科的时候,出现了严重的兵力短缺。也正是如此,在莫斯科会战时,俄罗斯才会大批征召十四岁到十六岁的少年参军,还专门组建了少年军团。因为到这个时候,俄罗斯已经没有多少适龄兵员了。

    问题是,对中国军队来说,这也是一场极为残酷的战斗。

    打到最激烈的时候,魏成龙动用了二十八个集团军。到四月底,在戚凯威不得不承认不可能一口气打下伏尔加格勒的时候,中国军队已经在这场会战中阵亡了一万七千八百八十四名官兵、伤残七万六千余人、失踪与被俘近两万人,相当于前线作战部队的减员率全部超过百分之二十。

    从人员损失来看,伏尔加格勒会战是整个第三次世界大战中,中国陆军打得最为惨烈的一场会战。要知道,在规模更大的莫斯科会战中,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