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三十二章 针锋相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 针锋相对 (第4/6页)

以色列国防军已经在约旦河西岸地区部署了数十个旅,还在戈兰高地方向上部署了八个旅。与之相比,约旦皇家陆军根本不值一提,不但兵力少,装备也非常落后,连官兵的斗志都不是很高。更重要的是,埃及在西奈半岛上的溃败,严重打击了约旦王室的信心,让约旦当局认为,参战只能引火烧身,约旦没有理由为了埃及与叙利亚向以色列宣战。

    结果就是,在杜小蕾派出的特使到达安曼之前,约旦国王就重申了中立政策。

    为了表明坚定不移的中立立场,约旦国王没有接见中国特使,只是安排一名副部级官员前去接待。

    至于这轮外交活动产生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十一月十一日,杜小蕾亲自跟约旦首相通了电话,直接提出借道约旦,结果被约旦首先婉言拒绝了。

    也正是如此,蒋博文的作战设想彻底落空。

    进攻打不成,就只能在防御上做文章了。

    前面已经提到,蒋博文早就料到以军会借道约旦,而且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以军要想快速突破,唯一的办法就是借道约旦,不然就得在戈兰高地上打一场消耗战,丧失大纵深突破的机会。

    针对这个设想,蒋博文决定扩大叙军的防线宽度,而且改变防御部署。

    按照他的安排,叙军仍然得把主力留在库奈特拉省与德拉省,重点盯防戈兰高地,因为就算以军打右钩拳,也会在戈兰高地上发动猛攻,设法牵制住叙军主力,并且在阵地战中消耗叙军预备队,然后再从南面杀过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