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 针锋相对 (第2/6页)
个时候遇到与对手同样的问题,即借道约旦产生的政治影响。 也正是这个原因,戚凯威没有立即批准他的作战方案,而是向牧浩洋提了出来,希望由牧浩洋去跟杜小蕾谈谈,看看能不能在外交上取得突破,让约旦做出选择,至少答应让中国军队过境。 事实上,在十一月五日,杜小蕾就派特使去了安曼。 当时,正是牧浩洋提出的要求。 在牧浩洋的总体战略规划中,下一步就是在中东地区发力,继续消耗美国的军力,迫使美军在印度洋上部署更多的舰队,而且集中在阿拉伯海与亚丁湾,减轻西太平洋的压力,同时为舰队创造进军印度洋的机会。 要知道,如果美军舰队集中部署在东印度洋上,牧浩洋就不可能获得这样的机会。 要让美军把舰队调走,唯一的办法就是向以色列施压。 按照牧浩洋的判断,美军肯定在策划攻打西太平洋上的某座岛屿,而且很有可能就是冲绳岛,因此美军的地面部队应该主要部署在太平洋战场上。如此一来,美国就很难向以色列派遣重兵。 当然,这还有时间上的问题。 根据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消息,美军正在加快向西太平洋与西南太平洋运送军队,而且在新加坡投降之后,美国必须增强在澳大利亚的军事部署,防止中国军队继续南下,因此美军的主要运力都在太平洋上。 受此影响,美军很难及时向以色列派遣地面作战部队。 别的不说,至少美军的运输机群得留在太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