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三十七章 拆东墙补西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拆东墙补西墙 (第2/5页)

高的效率运转,轰炸机的月出厂量在十月份还不到二十架,十一月上半月就达到了一百二十架,但是依然赶不上损失速度,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前进基地,无法为轰炸机群提供掩护,导致轰炸机要么在远离中国本土地方投射巡航导弹,要么只身突破中国的防空网。前者的轰炸效率不会高到哪里去,后者则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当时,美军最迫切的任务就是攻占一座前进基地。

    事实上,这也正是美军总体战争规划中,把攻占西太平洋岛屿放在首位的主要原因。只有获得了前进基地,才能掩护轰炸机,才能提高轰炸机的轰炸效率、也才能降低轰炸机的损失率。

    以十一月十五日之前的发展态势,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美军的战略轰炸将在年底前结束,因为到时候,美军就没有轰炸机可用了。

    问题是,西太平洋战略进攻已经推迟到了年底。

    受此影响,美军不得不调整轰炸方式,即不再主要打击中国本土,而是重点轰炸中国周边地区。

    从十一月一日开始,美军就把重点放在了东南亚。

    这么做,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好处:可以动用部署在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的战斗机为轰炸机护航。

    进行护航的效果非常明显,比如在十一月六日到十五的十天中,美军轰炸机群在东南亚地区的战损率降到了百分之一以内,任务完成率提高到了百分之六十左右,还在战斗中击落了不少中国战斗机。

    只不过,东南亚决非美军的重点关注对象。

    新加坡易手后,五角大楼在调整作战计划的时候发现,攻打菲律宾的行动已经不可能取得成功了。原因很简单,中国在占领了新加坡之后,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基地网络已经不存在任何漏洞了。虽然从地理位置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