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八章 因势利导 (第4/6页)
的消费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事实上,这已经是在战后重建了。 只是,当时为印度的基础工程买单的不是临时中央政府,而是占领军,支付的也不是现金,而是拿到配给点兑换物资的军用券。当然,这笔账最终还是得由印度当局偿还,只是要等到战争结束之后。 同样的措施,在占领区内的其他城市也相继开始推广。 结束战争状况,进行战后重建的最好办法,就是创造工作机会,让受到战争惊吓的平民百姓能够获得谋生方式。不管怎么说,占领军提供的配给,只能维持基本生存,而任何人都有改善生活条件的愿望。 只要能够将这个愿望调动起来,就能使占领区内的印度人看到希望。 有了希望,也就有了未来。 只是,由此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即印度的物资供应远远跟不上消耗,而占领区又远离港口。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物资运送的问题又浮上了水面。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控制更多的铁路线,特别是铁路干线,把铁路的运输能力发挥出来。 四月十日,牧浩洋飞到了昆明。 他没有阻止戚凯威在东线发动进攻,只是要求戚凯威调整西线的作战部署,即第十三集团军不再向东推进,攻占恒河平原的作战行动由第四十二集团军负责,第十三集团军则南下扫荡德干高原。 当时,牧浩洋提出了一个明确目的:尽快攻占孟买。 虽然孟买是印度的第一大城市,人口超过二千四百万,而大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