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主要与次要 (第4/5页)
。 在反击问题上,母祁铁提议动用战略轰炸机与中程弹道导弹,重点打击关岛与澳大利亚的美军基地,并且安排部署在扶桑、琉球群岛、菲律宾与印度尼西亚的战斗机掩护,以增强轰炸机的突击力度。 对此,牧浩洋没有反对,只是提到反击以打击军事目标为主。 随后,庞跃龙提出,应该尽快加强在扶桑、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与印度尼西亚的军事部署,应对美军有可能在这些方向上发起的登陆作战行动,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在西南太平洋上发起两栖进攻。 对于前者,牧浩洋表示赞同,但是并不支持立即发动两栖进攻。 原因很简单,没有制海权,两栖进攻显然等于白谈。 问题是,庞跃龙坚持认为两栖进攻是拖延美军战略进攻的最佳办法,而且陆战队登陆成功之后,可以利用庞大的战略运输机群,以空运的方式投送作战力量,降低对海运的依赖程度。 在庞跃龙的坚持下,牧浩洋没有反对,只是让戚凯威也加入了进来。 说白了,如果要打一场以空运为主的地面进攻战,肯定少不了陆军的份,因为战略空运本身就是为陆军量身定做的。 在北方防御问题上,戚凯威的答复非常直接:他已经在北方部署了四个集团军,其中两个在东北、两个在西北,而且正在动员四个预备集团军。在战争动员开始之后,还能在北方增加一百万兵力。 按照戚凯威的估计,这些部署足以阻吓俄罗斯。 至于驰援埃及与叙利亚,戚凯威的立场更加明确:在海运不畅的情况下,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经巴基斯坦、伊朗与伊拉克,通往叙利亚的铁路,而伊朗与伊拉克保持中立,所以首先得在外交上做文章。 按照他的估计,如果拉拢了伊朗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