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六十七章 突然打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 突然打击 (第5/6页)

岭”号与“太行山”号航母战斗群。

    虽然当时两支航母战斗群已经进入作战状态,但是短短几分钟内,分散的护航战舰根本无法回到航母身边,也就无法为航母提供直接掩护。在外围反导作战中,两支航母战斗群里的十二艘防空战舰击落了近八百枚反舰导弹,可是最终仍然有五百多枚反舰导弹突破外围防线,集中攻击了包括航母在内的大型战舰。

    相对而言,这轮攻击效果差得多。

    主要是东印度洋舰队的护航战舰更多,末段反导能力更强,而进入最后攻击阶段的反舰导弹却比第一轮攻击少得多。

    比如在战斗中,“秦岭”号上的末段拦截系统击落了近百枚反舰导弹,最终只被三枚反舰导弹击中,命中点都在水线以上,而且集中在右舷,航母的受损情况不是很严重,左舷的升降机与弹射器仍然能够使用,也就能够安排战斗机升空。“太行山”号只被一枚反舰导弹击中,只是这枚导弹直接打在了舰岛上,导致包括舰长在内的一百多名官兵阵亡,使航母的指挥系统瘫痪了很长一段时间。

    六点五十分,第三批印度战斗机到达。

    这次,印度战斗机使用的不是反舰导弹,而是精确制导炸弹。准确的说,是专门用来攻击大型战舰的制导炸弹。

    早在中日战争期间,中国海军就证明,在某些情况下,炸弹比反舰导弹更有效。

    此后,美国也研制了几种不同级别的反舰弹药,而且都采用了火箭助推方式,以提高炸弹的突防效率。

    只要夺得了制空权,让战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