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章 地面决战 (第5/6页)
大的军事意义,比如彻底解决后勤补给问题。 显然,黄瀚林不可能不知道争取哈萨克斯坦的价值有多大。 即便不考虑军事意义,也要考虑政治意义,即哈萨克斯坦是独联体成员国,是俄罗斯经济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够争取到哈萨克斯坦,就能瓦解俄罗斯经济体,在政治与外交上给予俄罗斯重创。 问题是,黄瀚林不希望通过军事手段来压服哈萨克斯坦,而是把希望放在了外交上。 当时,杜小蕾已经在跟哈萨克斯坦当局接触,向哈萨克斯坦开出了参战条件,正在进行积极的外交努力,而且哈萨克斯坦当局也有所动心,只是暂时没有做出决定,或者说还没有到做出决定的时候。 如此一来,黄瀚林希望让哈萨克斯坦当局做出自由选择。 可以说,这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义。如果哈萨克斯坦不是自行做出决定,而是在受到压迫后被迫做出决定,政治意义将大打折扣。作为政治家,黄瀚林必须考虑其他独联体成员国的感受。 当然,在具体实施中,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要知道,戚凯威在西伯利亚战场上只有两个集团军,即便得到了加强,比如为第三十八集团军增加了一个陆航联队,大幅度提高了该集团军的独立作战能力,使之成为与第十五空降集团军类似的机动部队。问题是,俄军有一百二十万,即便二十个主力师的总兵力也在三十万以上。 也就是说,即便不考虑俄军的预备役部队,兵力也只有俄军的三分之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