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决战之前 (第2/6页)
西奈半岛的公路运送物资,也无法解决后勤保障问题。 综合这几点,以色列国防军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埃及军队肯定会在埃拉特之前北上。 说得简单一些,埃及军队不会去埃拉特,而会在奈赫勒转向北上,突破以色列国防军在二号公路线上的防线,然后沿二号公路线向盖济奥特推进,再攻打贝尔谢巴,夺取至关重要的铁路枢纽中心。 为了迫使埃军在奈赫勒北上,以色列国防军必须夺取塞迈德,而且守住这座重镇。 对埃及军队来说,也得夺取塞迈德,因为即便北上与以军决战,也要夺取塞迈德,确保侧翼安全。 天亮后,埃军与以军再次展开“行军大战”。 这次,以军先行一步,两个装甲旅从埃拉特出发,以最快速度向塞迈德挺进,另外一个装甲旅沿着三号公路南下,急速向奈赫勒挺进。埃军出发的时间稍微晚了一些,担任突击任务的是第三集团军的第三装甲师。 显然,优势在以色列国防军手里。 埃及军队要想到达塞迈德,首先得占领奈赫勒,而在这里很有可能遭到以军阻击。更重要的是,第三集团军还在强渡苏伊士运河,在二十四日清晨,只有两个师到达对岸,第三装甲师在二十三日还进行了数百公里的急行军,因此在行军速度上,肯定比不上以军,作战状态也不怎么样。 从侦察机提供的战场信息也看得出来,以军的行军速度快得多。 要知道,从埃拉特出发的两个以军装甲旅是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