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高不成低不就 (第4/6页)
护卫舰高得多。 结果就是,中国海军对这种战舰并不感冒。 从某种意义上讲,“昆明”级只是为了取代“成都”级而建造的,关键就是采用了核动力系统,达到与核动力航母同等的续航能力,能够在任何情况下,伴随航母在远离本土的海域执行作战任务。 也正是如此,“昆明”级只建造了八艘,分别配属给四艘“昆仑山”级航母。 在“长江”级航母战斗群群里,充当主力的仍然是“成都”级驱逐舰。 “昆明”级存在的缺陷,让海军在二零三零年发出新的标书,为建造先一代多用途驱逐舰拉开了序幕。 只是,招标工作到二零三二年中期都没能完成。 原因只有一个:海军提出了绝对不算低的战术要求,却希望尽量压低建造成本。 按照海军提出的要求,新一代多用途驱逐舰也将采用与“台湾”级类似的设计方式,以便适应不同的作战任务。与巡洋舰不同的是,新一代驱逐舰并不要求具备完善、全面的作战能力,而是根据不同的任务有所侧重。比如在执行对地打击任务时,火力投送能力要达到与巡洋舰同等的水平,却不要求具备完善的区域防空与反导作战能力;在执行舰队防空任务的时候,则不要求具备完善的对地打击能力。说得直接一点,如果执行对地打击任务,将以舰炮模块为主,而在执行舰队防空任务的时候,则以导弹垂直发射模块为主,如果需要执行反潜任务,则以搭载反潜飞机为主。 问题是,即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