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 受害者 (第4/6页)
北京仍然不够安全,随时有可能遭到美军轰炸。 出于安全考虑,黄瀚林将一直呆在战略指挥中心。 当然,他只是名义上的最高军事领袖,而实际指挥权在总参谋部手里。因为牧浩洋依然是总参谋长,所以他才是最高军事指挥官。 黄瀚林去全体代表大会时,牧浩洋收到了开战后第二份与西印度洋舰队有关的消息。 消息是从瓜达尔港、即西印度洋舰队司令部发来的,章玉廷派了一架运输机回去,报告西印度洋舰队依然在阿拉伯海活动,只是向南扩大了搜索范围,出动舰载预警机监视迪戈加西亚。 在这份报告中,章玉廷提到,美军很有可能首先夺取印度洋的制海权。 事实上,这也正是牧浩洋在战前做出的推测,即美军在发动突然袭击后,将首先在印度洋上发难。 受此影响,牧浩洋没有让章玉廷撤退。 可以说,稳住印度洋是中国海军的第一个重要任务。 在西太平洋方向上,得益于外围防御圈,本土安全没有受到严重威胁。就算美军拥有数量庞大的战略轰炸机群,美军舰队也即将抵达西太平洋,也不大可能轻易撕开中国空军的防空网。 如此一来,真正需要舰队的不是西太平洋,而是印度洋。 当时,牧浩洋甚至打算让四支“泰山”级航母战斗群开赴印度洋,首先干掉已经到达澳大利亚的三支美军航母战斗群,再返回西太平洋,寻找美军舰队决战,争取在美军完成战略集结之前扭转战局。 只是,牧浩洋随即就打消了这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