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一百零三章 战场外的问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三章 战场外的问题 (第4/5页)

集团军抢通主要公路与铁路之外,就是向前线增派空运力量。

    为此,第十三集团军就能修复占领区内的机场与空军基地。

    如果能够把空军的空运力量利用起来,后勤保障问题就将得到解决。

    要知道,一架大型运输机一次能运送七十吨货物,如果从巴基斯坦起飞,一天能飞四到六个架次,运送二百八十吨到四百二十吨货物,而一辆载重二十吨的卡车,需要两天才能在拉合尔到前线之间跑一个来回。也就是说,一架运输机的运输效率是二十吨标准军用卡车的数十倍。中国空军有一百八十架大型运输机、与四百八十架载重四十吨的战术运输机,如果只动用一半,其运输能力就相当于一万辆军用卡车。当时,中国陆军投放到巴基斯坦的军用卡车总共才五千辆。

    当然,这样一来,进攻速度就得放慢,而且得动用大批工程部队。

    事实上,这也是戚凯威认为需要半年才能战胜印度的主要原因,因为攻打印度的主要问题不是击败印度军队,而是如何稳住十多亿印度人。要知道,如果占领区的安顿工作不到位引发民众暴动的话,产生的影响肯定比印度军队的威胁大得多,而且还会使中国在政治与道义上遭受谴责。

    三月十六日,地面战争开打第七天,印度总理做出了迁都决定。

    当天,印度中央政府的主要职能机构就开始转移,目的地是印度半岛南端的班加罗尔。

    虽然这里也在中国军队、特别是中国海军的打击范围之内,但是短期之内,至少不用担心中国陆军打过来。

    印度迁都,已经表明印度当局失去了取胜的信心。

    三月十七日,斯里兰卡当局在征得了中国同意之后,以印度曾经支持泰米尔分裂组织为由向印度宣战。

    几个小时之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