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一百零三章 战场外的问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三章 战场外的问题 (第2/5页)

弹药物资。严格说来,主要是运送供发电设备使用的燃油,因为这是突击集群消耗最多的物资。

    当时,弹药消耗大户,即远程炮兵部队全部集中部署在珀丁达附近,没有伴随突击集群作战。原因很简单,从珀丁达到印度西北地区的任何一个地方,直线距离都在电磁炮的有效射程之内。即便是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也在部署在巴基斯坦境内、或者是中国西北地区的远程炮兵的打击范围之内。

    可以说,随着打击范围增大,炮兵不再仅仅是战术火力支援力量了。

    如果愿意,戚凯威甚至能够命令第十三集团军炮击新德里。只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他没有这么做。

    按照戚凯威的部署,扫荡行动将持续三天。

    扫荡的主要目的不是歼灭印军,而是打击印军的指挥系统,重点消灭印军的装甲部队与炮兵部队。也就是说,以打散印军为主要目的。只要印军无法组织起来,就很难对第十三集团军的后勤补给线构成威胁。

    再说了,以第二十七集团军的战斗力,对付零散的印军步兵根本不成问题。

    打到这一步,印军考虑的不再是守住西北地区,而是该如何守卫新德里,或者说是否有必要守卫新德里。

    当时,印度高级将领中,没人相信能够守住新德里。

    如果不是印度总理坚持留在新德里,恐怕在十三日凌晨,印军总参谋部就已经下达了战略撤退命令。

    从某种意义上讲,守卫新德里不再是军事任务,而是政治任务。

    可是,到了十五日,连印度总理都稳不住了。

    在十四日与十五日,第十三集团军的突击集群连续击溃了八个印军师,包括三个王牌装甲师,而且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失。比如在贾朗达尔郊外的战斗中,一个突击集群在两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