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九章 守无可守 (第2/6页)
经济有关。 大战爆发前,巴基斯坦是以中国为核心的地区经济体中,仅次于中国与印度的第三大经济支柱,而人均国民产值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地区经济体中都名列前茅,在南亚地区的富裕程度仅次于不丹。可以说,大战爆发前,巴基斯坦已经是工业强国了,而且是伊斯兰教世界里最强大的国家。 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使得巴基斯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军事强国。 当时,巴军已经完成了职业化改革,战前服役的官兵都是职业军人。因为在大战初期没有多少作战任务,所以巴军的扩军速度不是很快,主要就是新招募的军人都要进行极为严格的训练。 甚至可以说,巴军新兵的训练水准比中国陆军还要高。 事实上,在整个大战期间,东方同盟集团里面,只有巴基斯坦军队能够与中国军队并肩作战,其他盟国的军队都因为素质太差,很难在正面战场上发挥积极作用,有的时候甚至会帮倒忙。 比如在非洲之角的战斗中,斯里兰卡军队就多次帮倒忙。在攻打索马里北部重镇哈尔格萨的战斗中,一个斯军师被两个美军营击溃,一口气撤退了上百公里,导致盟军战线上出现了一道宽度超过三十公里的缺口。为了堵上这道缺口,蒋博文动用了两个陆战营与一个巴军装甲旅,损失了三千多名官兵,并且导致攻占哈尔格萨的行动延长了一周,多消耗了数万吨作战物资。当时,如果不是巴军将领出面说情,加上盟军的联合指挥机制还没形成,蒋博文肯定会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