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九章 另辟蹊径 (第4/6页)
便造船厂能够修建足够多的船台,配套工业设施也无法满足如此庞大的造船需求。 结果就是,到二零五三年初,牧浩洋修改了这道命令。 按照他重新做的规划,四大造船厂的主要任务不是扩大造船规模,而是通过改进建造技术缩短船台周期。如果能把超级航母的船台周期缩短到一年之内,就算只有十六座大型船台也足够了。 事实上,到战争结束的时候,中国也就只有十六座大型船台在建造超级航母。 当然,海军要建造的不仅仅是航母。 客观的讲,如果中国海军把重点放在航母上,肯定无法在二零五四年底超越美国,因为美国有着规模更加庞大的航母建造计划,而且在战争爆发的时候,美国就拥有比中国更强的航母建造实力。 根据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情报,在大战爆发时,第二批三艘“美国”级航母已经下水,预计在二零五三年六月完成舾装,第三批六艘“美国”级与第四批六艘“美国”级将分别在二零五三年年初与年底下水。随后,美国将建造一种更加庞大的航母,而且很有可能在二零五三年下半年开工,在二零五五年下半年服役。如此一来,就算牧浩洋在二零五二年底下达的部长令能够实现,到二零五四年底,美国海军依然拥有二十四艘航母,而中国海军最多只有十六艘航母。即便到了二零五五年底,美国海军的航母将达到三十六艘、其中十二艘将是新式超级航母,中国海军最多只有三十二艘航母、而且没有一艘是新式超级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