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九章 三大定律 (第3/5页)
这项工程是要在小行星空间内,部署大约一万二千台重力场波动探测器。探测器将无一例外的部署在某一颗较大的小行星、比如谷神星附近,以小行星做屏障,监视太阳系内的重力场波动情况。 最初的时候,牧浩洋觉得这项工程有点疯狂。 要知道,在陆雯提出这项工程的时候,人类还没能再次登月,连飞往火星都只存在于计划之中。 所幸的是,这项工程并不疯狂。 二零五八年初,陆雯就拿出了一套可行性方案,即利用建造国际空间站,定期向小行星空间发射重力场波动探测器。准确的说,是发射携带了重力场波动探测器的宇宙飞船,而这些飞船不会留在小行星空间内,将在释放出重力场波动探测器之后,对木星、土星、海王星与天王星这四颗巨行星科学探测,今后还将对冥王星、与冥王星组成双行星系的卡戎星、同初柯伊伯带的鸟神星与妊神星,以及更加遥远的奥尔特云进行科学探测。如果有可能,还将用来执行一些更加重要的宇航科学探测任务。比如,去搜寻那颗早有科学家预测,与地球处在同一轨道上,相差一百八十度、即正好被太阳遮挡住的类地行星,即所谓的“地球镜像行星”。 当然,最主要的探测任务,都集中在小行星空间内。 对人类来说,最近的宝藏,很有可能就是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数百万颗小行星。 科学家已经发现了谷神星、智神星、婚神星与灶神星等多颗较大的小行星,还预测一些小行星上拥有极为贵重的自然资源。比如,早在半个多世纪前,美国的天文学家就探测到了一颗直径超过一百公里、完全由铁矿石组成的小行星,或者说就是一块巨大的铁陨石,而其储存的铁元素,是地壳中全部铁矿储量的一万倍。还有科学家预测,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