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章 高效率打击 (第3/6页)
战斗机抛入大海,防止大火引爆战斗机上的燃油与弹药。虽然航母上的自动灭火系统正常启动,但是没能扑灭凶猛的火焰。仅仅三分钟后,大火就蔓延到了飞行甲板下面。 对采用开放式机库的航母来说,这绝对是一场灾难。 原因很简单,开放的机库就像一座高炉,两侧升降机通道就是烟囱,涌入的新鲜空气极大的增强了火势。在这种情况下,机库内的温度将迅速达到数百摄氏度,损管人员根本无法进入。 损管能做的,只是切断通往火灾区的通道,关闭所有水密门,并且向邻近的舱室注入与喷洒海水,以免水密门被在高温下变形。至于灭火,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等到大火自然熄灭。 为此,航母必须降低航行速度。 显然,“维经尼亚”号就算没有沉没,离沉没也不会太远了。 只要再次遭到攻击,这艘完全丧失了作战能力的航母就在劫难逃。 也正是如此,第三批攻击机群的领队长机在报告战果的时候,明确提到,应该尽快进行第二次打击。 “维经尼亚”号完蛋了,其他几艘印度航母的遭遇也差不多。 一点三十九分,“维克托”号在一分钟内连续被六枚重磅炸弹命中。其中两枚炸弹的落点几乎重合,前一枚炸弹击穿了飞行甲板,在机库甲板上爆炸,炸穿了机库甲板,还扩大了飞行甲板上的弹口,后一枚炸弹从同一地点进入,连续击穿四层甲板后,在航母舰体内部爆炸。 从命中点来看,这枚炸弹的爆炸点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