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四章 战将 (第5/5页)
面的以军,只有一条补给线,即从德拉到大马士革的铁路与公路。 更重要的是,以军在德拉附近的战线宽度只有十多公里。 也就是说,德拉是以军进攻的瓶颈,如果中国军队直接反击德拉,就能迅速切断以军的退路。 可以说,这也是巴拉姆最担心的地方。 要知道,当时以军在北方战场上的作战部队已经超过一百二十个旅,巴拉姆只动用了五十个旅,就是知道德拉过于脆弱,必须留下足够的预备队,而这些部队主要集中在约旦北部地区。 战斗开始后,以军的进攻行动比较顺利,没有遇到多少麻烦。 当时,前线的以军突击部队甚至很少遇到顽强抵抗的叙军,几乎是在向前行军,根本没有爆发大规模战斗。 当然,这与虞世辉的部署有关。 他的目的,就是希望以军钻进设置好的口袋里面。 只是,叙军在不抵抗的情况下主动后撤,有点弄巧成拙。 当天晚上,巴拉姆给左翼的前线指挥官下达了五次命令,每次都是让他们控制好部队的推进速度。 如果叙军进行了顽强抵抗,恐怕结果会有所不同,即以军将提前把侧翼暴露出来。 结果就是,到二十六日天亮的时候,以军在德拉左翼战线上只推进了十公里,而且首先与镇守戈兰高地后方的第十三集团军的两支突击集群遭遇,打了一场规模不大的战斗,随后双方都主动撤了下去。 这个速度,完全在巴拉姆的控制之内, 可惜的是,并不在罗林森的计划之内,因为罗林森觉得这还不足以把中叙军团的主力部队吸引过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